#CF 35 - 網上情緣,心中城團
作為一個團契,週會同會後相交(即係fing) 都非常重要。但面對今年一連串嘅社會運動同疫情,吾城眾子被迫停學停課;喺咁嘅情形下團契又係點繼續運作,讓團友可以繼續相交同一齊喺信仰上分享探討呢?
唔講你可能都估到,當學校都以網上教學代替實體課堂,團契當然亦要跟貼潮流將週會同CPR 都搬到線上。因此喺過去近半年,城團每個星期五都係以Skype嘅形式進行週會,團友亦會喺Skype進行其他相交討論同開組,好好善用科技資源。喺呢年嘅網上週會,我地探討過回應社會嘅課題(社運中嘅信徒角色同心態、疫情下嘅抗壓生活、基層關顧分享etc.),又有信仰經歷同見證分享(受難節週會、戀愛週會、天主教與基督教週會、事奉人員 + 莊員、graduates 、freshmen 週會etc.)。縱然我地唔能夠面對面參與週會,但通過網上平台我地仍然盡力營造返實體週會嘅氣氛並保留原有部分,我地以youtube代替live-band敬拜、以網上過數代替實體奉獻、以視像聲音同網上遊戲代替ice-break games同主題遊戲、以及以分開4大skype chat-rooms代替實體分組進行討論同分享。除咗維持原有嘅週會環節,我地亦喺網上週會多邀請咗唔同嘅基督徒群體同組織(例如:天主教同學會、基督教無家者協會)嚟參與分享,增進城團對外相交。
喺網上平台搞週會看似好難,比實體週會更難交流同表達內容。的確,當我地無辦法面對面相見嘅時候我地唔能夠以表情同肢體語言去溝通,喺心事台分享嘅時候唔能夠席地而坐拍下對方膊頭擁抱一下給予安慰;好多集體遊戲 (例如大家好中意挽嘅城團左右企/筆者好中意做嘅role play) 又挽唔到,亦無得同大家一齊大聲敬拜唱為你燃燒、呼求耶穌,週會後亦無得同大家一齊去南山食宵;莊員同組長又會因為網上週會少人返而苦惱同無奈。但同時,因著網上週會我地可以喺被迫留喺屋企嘅日子有常規嘅相交機會,團友仍然可以喺信仰同時事上討論同反思,為各自嘅近況代禱記念;我地亦發掘咗一啲新嘅方式同網上遊戲帶入週會主題,例如以電台節目同線上訪問嘅形式取代週會主持個人讀白同互動,又以gartic (猜猜畫畫)、skype polling同whatsapp emoji估意思當成遊戲,呢啲新嘅帶週會形式都讓團友更投入於原本沉悶同無溫度嘅網上週會。同時,因為係喺網上搞團契活動,大家都可以安坐 (或者瞓) 家中唔受時間同空間限制咁參與,有啲過咗其他地方exchange嘅團友同老鬼都能夠參與其中;我地喺會後亦有更多時間繼續討論週會內容同相交,唔駛怕夜返屋企:自有網上週會後,skype大group每逢星期五週會後都會有通宵吹水台,不論信仰、學術、感情、家庭、打機攻略都會講,唔同週會小組嘅都會聚埋喺同一chat group傾計,比起以往實體週會更加增進到團友間嘅關係、拉近咗組與組之間嘅距離。
其實,無論係實體定網上週會,目的都係希望有一個聚會聚集起一班願意互相扶持、彼此同行嘅城大基督徒,喺主內一齊思考、討論、質疑、被拆毀、再建立同成長。喺世代常變、陰晴不定嘅日子,或許我地嘅聚會時間地點可能不定、週會方式可能常變,但只要我地嘅心不變,團契週會依然常在。仲記得喺今年最後一次實體週會,我地一齊探討過團契嘅「重。。。。。。。(點)」- 城團係一個多「圓」嘅地方,面對多元、不同,我地要敢於接納並背負他人嘅不同同重擔,袋起別人嘅石頭持續記念同同行。同樣,面對社會嘅轉變、團契聚會嘅形式改變,我地仍然要繼續持守團契嘅重點,喺不能見或者更艱難嘅日子繼續彼此記念、關心同分享。城團週會,不在乎形式,卻在乎心態:只要有同行嘅心,週會喺邊到搞、點搞都係其次。當然,筆者都希望能夠早日喺實體週會再聚,再同大家展開面對面嘅激請對話。我地除罩後相見。
0 意見